自然資源部: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領域兩項改革
國新發布9月20日消息:今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趙龍等介紹改革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和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制度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趙龍表示,自然資源部近期在國土空間規劃領域集中推進兩項改革:一是改革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這主要是面向企業和群眾;二是改革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制度,這主要是面向地方人民政府。
第一,改革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規劃許可和用地審批與廣大企業和群眾利益直接相關。自然資源部出臺了《關于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通過“3個合并”“1個簡化”,即,合并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準,多測整合、多驗合一,簡化報件審批材料等,進行了流程再造,完善了便民措施。改革后,審批事項將大幅度合并精簡,報件材料將大幅度減少,審批時間將大幅度壓縮,同時也減少了行政資源的浪費,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降低行政相對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方便投資落地。
第二,改革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制度,提高效能,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自然資源部對規劃審查報批制度進行了改革,并下發了《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則,一是報請國務院同意,減少報國務院審批城市數量,除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及國務院指定城市的規劃由國務院審批外,其他城市均由省級政府審批。二是壓減審批內容,按照權責一致原則,國家層面主要負責對國家需要管控的內容進行審查:包括規劃的目標定位;包括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的劃定與落實以及體現區域特色的自然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包括建設用地規模、開發強度、用水總量和強度、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公共空間等主要控制性指標;包括城市、區域間的空間格局及相鄰關系等;其他由地方負責審查。三是大幅縮短審批時間,將審查時間由過去3年甚至更長時間,壓縮到半年左右。以切實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操作性和權威性,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三,要務實協同推動改革落地見效。目前,改革的任務、要求、實施路徑已經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自然資源部將加強指導,搞好培訓,督促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細化責任,保證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達到便民利企、群眾滿意的實際效果。同時,鼓勵地方進一步探索實踐,及時發現并研究解決影響審批效率、不便民的問題,不斷改進提高。在改革審批制度同時,堅持放管結合、放管并重,落實監管責任,健全監管規則,創新監管方式,動用大數據、遙感影像、空間規劃“一張圖”等先進技術手段,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嚴肅查處懲治規劃實施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希望通過這些空間規劃實施監督制度方面的改革,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責任編輯:徐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