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葉縣:致富新農人“土專家”趙朝陽扎根田間地頭助民增收
剪枝、疏果、殺菌、澆水......烈日炎炎下,身著迷彩服,布滿老繭的手中拿著把剪刀在果園里來回穿梭,查看各個果樹的長勢,在看到果樹上有多余的側枝時再隨手一剪,這是趙朝陽在果園里工作的日常。“園里啥樹都有,我好研究樹。只要北方有的果樹我這基本都有,無花果、棗樹、桑葚都有。”趙朝陽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著他的果園。
(梨園中忙著剪枝疏果的趙朝陽)
趙朝陽是葉縣保安鎮東官莊村人,以前靠打零工掙錢養家,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0年,在南陽市方城縣打工的趙朝陽偶然間吃到當地的黃金梨,發覺口感很好,便購買梨苗回老家試種了2畝。由于缺乏種植經驗和技術指導,到了掛果期,果樹的產量與目標產量相差很遠,趙朝陽百思不得其解。為此,他多次到南陽、周口、商丘等地外出學習,虛心向當地果農求教取經,借鑒他人的病蟲害防治,水地管理等種植技術,回家后邊干邊學。就這樣,憑借著對種植果樹的熱愛和一股子愛學習鉆研的韌勁,經過一番摸索后,趙朝陽依據當地特有的地質條件,自創了一套適用于當地果樹種植的技術,且種植出的梨品相口感更佳,他也很快由“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2013年,他最先種植的兩畝梨樹進入盛果期,畝產達到4000斤。因種植出來的梨口感較好,鮮嫩多汁,不愁銷路,趙朝陽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他的黃金梨也在周邊村鎮小有名氣。
(趙朝陽介紹梨園種植情況)
走進趙朝陽的果園,梨樹、桃樹、杏樹、山楂樹等各種果樹不計其數。提及果樹種植,常年待在果園的趙朝陽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上瞬間來了精神,眼神中更是透漏著熱愛與堅毅和對于種植果樹的執著。“果樹從冬季修剪開始,多少個果枝,每個果枝上多少個梨,都是經過多年研究算出來的,多余的樹枝要被剪掉。一畝地定量要優質果,有五六千斤。”趙朝陽一邊拿著剪刀忙著修剪梨樹上的雜枝,一邊向記者講述他多年來鉆研種梨的“獨門絕技”。“通過3遍疏果,優中選優,第一遍疏果是尋找最大的,也就是細胞分化的最好的先留住,在套袋的時候再選果型端正、長的位置合適的也就是一半見光一半不見光。”趙朝陽解釋說如果完全見光,果實容易日灼,需經過3次篩選后最終確定留住梨。“白皮梨要盡量早套袋,趕在4月20號前,晚的話果實會有葉綠素,之后再套袋遮光變白需要周期會延長;褐皮梨因為當地地處溫度帶,風多,果柄不結實見風就掉,所以套袋要晚一些,一般在收小麥前5月25號左右最適宜。”談起果樹種植經驗,趙朝陽滔滔不絕。
(趙朝陽介紹梨園種植情況)
為帶領鄉親一起致富,趙朝陽向東官莊村委提議發動大家一起種植梨樹增收。在村兩委帶隊考察論證后,把黃金梨種植作為村里的脫貧產業重點扶持,開始大面積推廣。東官莊村支部書記夏松林告訴記者,保安鎮屬于河灘地石頭多,種植果樹用水量較大,為支持村民發展致富,村兩委協調當地扶貧辦出資幫助打井灌溉。對參與種植果樹的貧困戶給予一部分資金幫扶,并由趙朝陽擔任技術特派員,為村民提供修剪、施肥、打藥、殺菌、除草、疏果、套袋等技術指導,提供全程式跟蹤服務,趙朝陽也被村里人親切地稱為“土專家”。
(東官莊村支部書記夏松林)
“技術無償現場指導,合作社帶動負責打開銷路,村民多勞多得。”在趙朝陽的帶動下,經過多年發展,如今保安鎮東官莊村梨樹種植面積近800畝,主要品種有黃金梨和秋月梨,帶領40多戶村民增收,平均每畝地可收入一萬五至兩萬元。梨園也成了東官莊村的扶貧產業基地。“下一步,將在原有的種植基礎上,開建多個冷庫,就地轉化進行深加工,持續把梨做優做精。”夏松林說。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