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推“保值回購”“卷”擁車成本 業內期待競爭回歸良性
【車企推保值回購卷擁車成本】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不少新能源車企又“卷”起擁車成本,即買入和賣出的價差。近日,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推出“保值回購”“0首付0息”,以應對價格戰。過度的競爭讓行業開始自省,業內人士認為,汽車行業競爭的下半場以價格戰開場,但最終要以技術戰和價值戰取勝。
購車3年可享6折回購
6月27日傍晚,上汽大眾藍色港灣4S店內,兩三組消費者正在看車。這家店鋪主營ID.系列純電車型,一輛ID.3展車上方,“限時11.99萬元起”的大幅招牌十分醒目,下方還有“3年6折,保值回購,全系保值0焦慮”的字樣。“現在基本沒有里程焦慮了,買新能源車最擔心的就是不保值。”正在試乘的市民王女士說。
“保值開三年,回購賺八千。”店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是4月下旬新推出的福利,針對旗下ID.家族全系車型。購車時同步購買ID.Care選裝包,就有資格在購車3年后,享受高達原車價60%的保值回購服務。
“最近很多車主都買了。”上述銷售人員給記者算了筆賬:按照11.99萬元的最低車價計算,三年后參與回購比去二手車市場多賣1.7萬元。“如果換車頻率高,這個方案還是很劃算的。”
無獨有偶,凱迪拉克也于6月初升級了原先的保值回購福利,不僅老車主購買IQ傲歌車型可享3年內最高8折的回購權益,新車主也可自費購買這個“福禮包”。今年4月,特斯拉公布針對中國地區的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回購計劃,允許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3年后可以以開票價格的45%為基礎向特斯拉申請回購車輛。
不過,記者注意到,上汽大眾的保值回購活動具有多重約束條件,要求三年累計行駛里程小于等于9萬公里、三年累計理賠小于等于車價的30%。凱迪拉克和特斯拉的回購計劃,也在行駛里程、車輛維修保養等方面存在部分限制條件。
降價焦慮引出營銷新打法
“兩年前花13.98萬元買輛比亞迪秦,開滴滴賺了6萬元,今年新車售價降至7.98萬元,相當于兩年白干。”流傳于網絡上的熱門段子,也反映出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保值率的隱憂。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4年5月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顯示,今年5月,國內插電混動二手車三年保值率僅為51%。據瓜子二手車統計,新能源車前三年的整體保值率分別約為60%、50%、40%,兩年價值即減半,車越貴保值率越低。
降價雖吸引新用戶購車,但高頻次的價格調整也影響到二手車市場的行情,車主的擁車成本變相提高。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新能源車不保值現象,已經成為是眼下亟待解決的難題。提供保值回購,成為車企在降價焦慮之中搶占市場的新營銷模式。
也有車企運用金融工具參與競爭。6月24日,智己汽車宣布對LS6推出“00Di”福利,即0首付、0利率、低月供。該系列4個版本都可享受“3年36期0首付0息”的金融支持,購買LS6 MAX標準版,可享受“5年60期0首付0息”金融支持。
業內期待競爭回歸良性
4月上半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突破50%,超越傳統燃油車,形成油電并行市場格局。與此同時,新車價格戰也力度空前。根據崔東樹提供的統計數據,今年2至4月,分別有29款、49款和54款車型降價。
在崔東樹看來,中國車市“內卷”加劇的核心原因在于集中度提升,頭部車企利用規模優勢降本,實現頭部車型銷量最大化,其他車企則被邊緣化。“未來沒有太多企業能在這種邊緣化的差異競爭環境下平穩生存。”
白熱化的競爭也讓行業開始自省。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日前表示,簡單粗暴的價格戰,結果就是不合規的無序競爭。在他看來,當今中國不缺造車的企業,欠缺的是有創新力的汽車零部件生態環境、有原創能力的汽車安全軟硬件科技公司、有競爭力的工業軟件供應商,以及具備原創能力的汽車公司。“通過發展智能電動化汽車產業的歷史機遇,帶動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鏈發展是一項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但我堅信中國汽車工業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李書福說。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