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流量忽略音樂性 評年度金曲被指作秀
樂評人:以流量為標準會遮蔽部分優秀作品
《一曲相思》(半陽)、《綠色》(陳雪凝)、《心如止水》(IcePaper)、《往后余生》(馬良孫茜茹)、《知否知否》(胡夏、郁可唯)、《等下一個他》(馮提莫)、《像魚》(王貳浪)、《一百萬個可能》(虎二)、《那女孩對我說》(Uu)、《落》(艾辰),這十首歌曲你聽過幾首?
這是最近某音樂平臺公布的“年度十大金曲獎項”——周杰倫、王菲、許巍、五月天等人的新歌均未入榜,更多的是所謂的網紅作品。榜單一公布,立即引發網友的質疑:除了《知否知否》憑借趙麗穎的電視劇有知名度和傳唱度,其他的歌曲都沒怎么聽過,是我老了嗎?
主辦方:獎項以數據和粉絲說話
據主辦方騰訊方面介紹,該獎項依托該平臺海量用戶及龐大數據,“讓更豐富多樣化的數據和粉絲說話”,榜單是在依托平臺用戶及龐大數據基礎之上,綜合考量時間維度、榜單成績、市場價值等多方面因素評選出的。希望通過打造一系列具有引領性、權威性、公正性的獎項,不斷發掘新的優秀作品,并為眾多音樂人提供更好的平臺,進一步刺激他們的創作欲并激發更大的能力,讓音樂生態流動起來。
然而,這份根據流量和粉絲評選出的金曲榜單,卻引發了網友的質疑——因為這些所謂的金曲,很多人根本沒聽過。有網友質疑:依靠流量選出來的“金曲”,能流傳下來嗎?靠流量支撐的華語樂壇,如何能夠發展、前進?
還有網友質疑這份榜單是怎么出爐的,“大部分演唱者都不認識;周杰倫、王菲、李榮浩都出了新歌,他們竟然沒有上榜,實在令人不能接受。”“《野狼Disco》上榜都比這些強啊!”有網友感慨道。
樂評人:十大金曲就是一場秀
知名樂評人郭志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語樂壇頂級的歌手,比如周杰倫、五月天、許巍等,今年都出了新歌;李榮浩、毛不易等年輕音樂人也有新作品。現在這一份所謂的十大金曲獎項,以上歌手的作品竟然無一首上榜,上榜的歌曲讓人看完覺得莫名其妙,顯得太過隨意。可見,這一份榜單與音樂已經沒有太大關系。
郭志凱認為,以流量為標準,太過注重商業性,忽略了音樂性,不能稱之為頒獎,只能稱之為一場秀,又談何引領性、權威性甚至公正性?此風蔓延,只會吸引更多急功近利的音樂人投機取巧去創作所謂的“流量作品”。郭志凱說,“流量當道、忽視原創,這對華語樂壇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著名音樂人李廣平告訴記者,該榜單他只聽過《往后余生》,評價是“還不錯”,“其他的沒有聽,也許是今年真的流行的歌曲,但是否能流傳就不一定了。”李廣平說,以流量為標準選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會產生一批專門為流量而創作的流行歌曲。以流量為標準還會遮蔽一些優秀的作品,或者忽略了音樂人新的探索、審美,甚至可能淹沒了那些堅持以自己的審美價值去引導聽眾口味的音樂人。
業內人士:音樂平臺不能一味迎合
過去,新歌宣發主要靠的是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眾被動接受固定信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音樂平臺隨之誕生,并逐漸成為受眾獲取音樂的主陣地。
據記者了解,目前多數音樂平臺都會根據歌曲的播放量、收藏量,以及歌手的社交媒體活躍指數來向用戶進行數據推送。業內人士認為,音樂平臺不僅有將不同類型的音樂匯聚在一起的功能,也應該肩負起引導大眾文藝鑒賞力的使命,不能僅以流量為標準,更不能一味迎合。
李廣平認為,流量為王只是一種商業模式的轉換,真正好的作品始終都會有人欣賞,讓各種音樂風格自由生長,這才是一個健康的樂壇。
他表示,相比較流量,他更加關注版權,更加關注音樂創作人如何得到回饋,比如每一首上線的歌曲,都能得到詞曲作家或唱片公司的授權,讓翻唱歌曲和疑似抄襲的歌曲沒有容身之處。“現在一個優秀的作品,就存在著可能會有十首作品模仿抄襲,這是非常糟糕的,是我們要杜絕的。”
責任編輯:王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