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首金得主系斯坦福學霸 “舞蹈室里練擊劍”
【中國香港首金得主系斯坦福學霸】香港時間7月28日凌晨,中國香港運動員江旻憓奪得巴黎奧運會女子個人重劍賽事金牌,為中國香港隊收獲本屆奧運賽事首金。
“我一夜沒睡,一直在看比賽。”江旻憓啟蒙教練、香港擊劍俱樂部“劍樂會”創始人陳偉勁2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聲音略顯疲憊,卻難掩興奮,他為愛徒在世界最高水平賽場上的出色表現感到驕傲。
“舞蹈室里練擊劍”
曾為國家隊重劍主力隊員的陳偉勁回憶說,2003年左右,朋友轉告有位左手執劍的小女孩天分不錯,想拜師學擊劍,這位小女孩就是江旻憓。
但他第一次見到江旻憓、做反應測試時,江旻憓卻準備改用右手。“我對她說,你不是習慣用左手嗎?就用左手好了。測試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小女孩有靈氣,接受能力很不一般,隨后就轉入正式訓練。”
彼時擊劍在香港是小眾運動,陳偉勁也剛從國家隊退役來港執教,沒有正式場地,他就帶著江旻憓在荃灣一間小舞蹈室練基本功。
陳偉勁說:“Vivian(江旻憓英文名)爸爸很支持我,建議我開專業劍館,這樣既能幫助Vivian,又能開館授徒。后來,我創立了擊劍俱樂部‘劍樂會’,Vivian成了大弟子,我一直陪伴她訓練到2016年。”
“Vivian父母為培養女兒付出很多”
“巴黎奧運會開幕前一天,Vivian媽媽從巴黎給我打來電話,我們一起討論了比賽的準備情況。”陳偉勁告訴記者,在江旻憓成長路上,她的父母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女兒,自己也和江旻憓一家結下深厚緣分。
1994年出生的江旻憓從小嘗試過田徑、跆拳道、滑冰等多項運動,她在每項運動中都表現優異,但最終選擇了練習擊劍。
為了學業,江旻憓放棄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前往美國斯坦福大學就讀。異國求學期間,她高度自律,邊學習邊訓練,終于在2016年首次登上奧運舞臺,成功晉級里約奧運會女子個人重劍賽事16強。
東京奧運會上,江旻憓止步八強,創造中國香港隊在該項目最佳成績。她在賽后受訪時卻眼含淚光,多次表示“對不起”。
談及愛徒在此次巴黎奧運會上的表現,陳偉勁感慨,決賽中江旻憓頂住1:7落后的壓力,將比分追到12平,最后關頭沉著專注,憑借“決一劍”大逆轉奪冠,完美體現了體育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擊劍之外,江旻憓在學業上也不斷攀登。備戰東京奧運會期間,她完成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論文。2021年9月,她開始攻讀香港中文大學法律系博士學位。
“擊劍運動在香港走向成熟”
對于賽前排名世界第一的江旻憓出征巴黎奧運,香港各界高度關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8日凌晨也熬夜觀賽,他在江旻憓奪冠后向她致電表示祝賀,稱贊她讓全港市民引以為豪。
繼中國香港運動員張家朗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男子花劍個人賽后,江旻憓此次奪金,讓擊劍成為港隊連續兩屆都有奧運金牌入賬的項目。這背后反映的是擊劍運動在香港的流行和普及。
“從2005年到現在,我個人在香港指導的擊劍愛好者超過3000人。”陳偉勁說,近年來,擊劍運動在香港逐漸普及,許多香港高校、中小學都有校隊。據他了解,香港劍館目前超過50家。
陳偉勁認為,香港擊劍運動走向成熟,主要得益于多年來的積累,從“量變”完成了“質變”。“張家朗在東京奧運會上奪金是個爆發點,民眾對擊劍的熱情一下子起來了,我們劍館同行有種‘一夜暴富’的感覺。”他笑著說。
陳偉勁還指出,中國內地和香港、日本等亞洲擊劍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上接連取得優異成績,打破歐洲運動員對這一項目的統治地位,也是擊劍流行起來的原因,“大家看到亞洲運動員也可以取得好成績。”他相信,此次江旻憓奪冠,將進一步激發香港青少年學習擊劍運動的熱情。
責任編輯: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