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與教學能力提升”活動在鄭州成功舉辦
2024年3月22日,首期“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與教學能力提升”活動在鄭州成功舉辦。
活動由河南省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專委會、河南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通識課虛擬教研室、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組委會聯合舉辦。來自全國7個省份的4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0多名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教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原黨委副書記、河南省人工智能學會專家田俊廷在活動啟動儀式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師作為知識傳播的橋梁,亟需提升通識教育能力,培養兼具技術素養與人文關懷的復合型人才。”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原黨委副書記、河南省人工智能學會專家田俊廷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致辭 攝影/孔迪
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組委會副主任趙立國在致辭時強調:“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不僅是技術普及,更是思維方式的革新。高校需打破學科壁壘,為產業發展輸送適應未來需求的實踐型人才。”
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組委會副主任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致辭 攝影/孔迪
趙立國現場向參訓教師發出邀請:“中國人工智能創新大賽始終致力于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我們歡迎更多高校教師加入大賽專家團隊,共同推動賽事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同時也期待各位老師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競賽,通過實戰項目錘煉創新能力,為人工智能領域發掘新生力量。”
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蘆碧波在啟動以上為參訓教師作主題講座 攝影/孔迪
本次活動以“賦能教師發展、夯實課程根基”為目標,設置了豐富的培訓內容。在理論層面,專家團隊從人工智能發展簡史、核心技術框架到倫理與社會影響展開系統性講解,幫助教師建立全局認知;在教學實踐環節,通過經典案例分析、課堂互動設計模擬等,引導參訓教師掌握情景化、項目式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專題則聚焦高校通識課痛點,分享了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跨學科融合案例開發等實用經驗。
河南省人工智能學會通識教育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沛杰、河南省人工智能學會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蘆碧波,中原工學院副教授周雪燕、河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張建春等講師,基于“分層遞進、學科融通”教學模式,為參訓教師提供從課程設計到落地的全程指導。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此次活動不僅為一線教師提供了能力提升的“工具箱”,更為高校構建高質量AI通識課程體系按下“加速鍵”。隨著“AI+X”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有望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引擎。(圖/文 孔迪)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