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4

2023
04
發展白銀特色產業是濟源發揮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和推動產城融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自2018年實施以來,在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圍繞白銀產業的發展建設了中國白銀城項目,該項目轄四個功能園區,即:原材料生產冶煉及銅鋅深加工園區、珠寶飾品智能制造加工園區、表面處理園區、綜合服務體驗園區。前期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發展白銀特色產業來看,項目的主體功能發揮還不明顯,經調研分析,就中國白銀城白銀產業的發展,提出如下行動計劃:
一、白銀特色產業發展目標
充分發揮濟源白銀原材料基礎優勢,把傳統銀飾和配件作為切入點,形成集白銀生產-研發設計-檢測檢驗-貿易流通-文化旅游為一體的供產銷全產業生態鏈。最終實現入駐企業300余家,新增就業崗位6萬余個,可年深加工20噸黃金制品、2000噸白銀制品、4000噸銅制品、6000噸鋅合金制品,實現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以上。
二、白銀特色產業發展思路
統籌考慮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構建以白銀等貴重金屬為主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以重點突破帶動白銀產業整體躍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讓傳統引領時尚、重塑時尚,依托濟源有色產業優勢,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以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珠寶首飾制品和新材料供、產、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性特色產業基地,推進濟源白銀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發展白銀特色產業的優勢
(一)擁有產量豐富、品質卓越的原料供應渠道。濟源是亞洲最大的鉛鋅綠色冶煉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白銀生產基地。目前全市涉及有色金屬生產加工的企業有50余家,年產白銀4000噸、黃金20噸、鋅32萬噸、銅20萬噸,鋅合金、銅合金70萬噸,發展金銀、珠寶飾品產業的原料充足。
(二)擁有全國首張也是唯一一張食品接觸用銀安全認證證書。濟源白銀質量在全國和業內影響力較大,規模產量高、質量優,產品均屬原礦銀,與再生銀在銀離子含量上遠優于其它生產企業。2019年萬洋冶煉集團銀制品榮獲全國首張也是唯一一張食品接觸用銀安全認證證書。
(三)擁有國家首批加工貿易產業園。國家級加工貿易產業園區的認定,將大力吸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形成東中西產業合作互濟的長效對接機制,推動濟源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獲得機遇。
(四)擁有中西部珠寶首飾類專業電鍍產業園。電鍍是珠寶首飾加工中的重要一個環節,濟源在規劃建設中國白銀城初期,搶抓機遇建設了中西部地區珠寶首飾類專業的電鍍產業園和污水處理站,成為濟源有色金屬深加工乃至更廣層面的發展一個重要“砝碼”。
(五)擁有國家級的檢驗檢測能力。目前,濟源建設有中西部地區最大、檢驗檢測能力最強的珠寶玉石類檢測機構——長春國檢(濟源)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可為入駐企業及周邊地市提供貴金屬、銀制品、銀材料、有色金屬及珠寶玉石等檢驗檢測服務。
四、發展白銀特色產業的措施
(一)招大引強。通過挖掘大品牌及知名企業資源,積極引導企業與大品牌、知名企業強強合作,緊盯首飾行業知名企業,把有效的資源集中,在白銀深加工產業鏈上,引進一批具有帶動強、投資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
(二)培育特色品牌。充分挖掘河南和濟源豐富的文化資源,分層次、分類別打造完整的“中國白銀城”品牌產品體系。按銷售方式分類,打造政府和企業外宣系列產品,培育打造河南對外交往的首選禮品。同時加強與南京市質量檢驗檢測院的合作,建設“中國白銀城”品牌產品“一物一碼一證”質量追溯體系,并在濟源組建國家級或省級白銀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三)拓寬銷售體系。線上與線下發展并重,線上依托中國白銀商城,不斷提升濟源白銀制品知名度,同時積極爭取阿里巴巴、京東、騰訊、抖音、快手等幾大平臺機構濟源白銀制品直播基地牌照;線下依托白銀制品交易中心和白銀交收中心,打造濟源白銀制品原產地集散效應。
(四)強化與中寶協等合作。加強與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等單位的緊密合作,利用和借助中寶協等各協會豐富的人脈和企業資源,遴選優質客商來濟投資,并發揮各協會信息前沿的優勢,為我市白銀深加工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把脈支招。
(五)建立中國白銀城孵化基地。依托和鼓勵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或與名校合作開設金銀珠寶設計類專業和生產技術專業課程,為中國白銀城入駐企業提供專技人員。為圍繞白銀深加工供產銷全產業鏈的投資創業者進行孵化培訓,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六)持續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積極組團參加國內知名會展,打開中國白銀城在全國的知名度;持續舉辦白銀文化節,提升濟源和中國白銀城的知名度,讓客商近距離的感受濟源扎實的白銀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我市優良的營商環境,完善的配套服務,堅定客商來濟投資參與中國白銀城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