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告破!讓部分考生成癮的“聰明藥”,什么來頭?
國內首宗境外走私國家管制精神藥品大案告破,案涉千余買家
讓部分考生成癮的“聰明藥”,什么來頭
記者通過網購買到的瑞版利他林。
日前,廣州警方聯合中山、哈爾濱和浙江警方偵破一宗涉“聰明藥”公安部目標毒品案件,摧毀一個從境外走私國家管制精神藥品,通過網絡銷售的販賣毒品團伙。案件跨境跨省,涉及買家千余人,使用者有相當一部分是高考考生。
在美國等國家嚴重濫用“聰明藥”目前開始影響我國,并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記者調研發現,被用于治療多動癥患者的利他林等藥物,在美國被青少年濫用,以緩解學業壓力、提高專注力。同樣的情況在中國一些地方已經出現。
這種藥物在互聯網社交媒體上販賣,藥品渠道來源于境外。專家認為,對該類藥品的管制存在網絡和物流快遞監管難、宣傳教育難等,應該運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實施分級管制,加大跨境合作打擊力度,保護我們的青少年。
家長喂藥致孩子成癮
兩年前,在廣州一所重點中學讀高三的李明(化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并且出現了輕度抑郁。李明的母親發現后,十分著急,找來了一種“聰明藥”讓兒子服用。沒過多久,李明的成績開始明顯提升,最終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高考過后,李明本以為不用再吃“聰明藥”,卻發現自己已經對這種藥產生依賴。一旦不吃藥,就會情緒不穩、貪睡、愛發脾氣,忍耐了兩周之后他決定瞞著家人,自己上網買藥。和母親給的藥相比,網購藥沒有名字,包裝簡陋,但是為了控制情緒,他還是選擇服用下去。
不料,才服用了兩個月,李明開始性情大變。原本性格溫和的他突然打架打傷同學,老師叫來李明的母親,一問之下發現,不尋常的舉動可能跟“聰明藥”大有關系。母親帶著李明跑了幾家醫院,最后在廣州市腦科醫院檢查確認,李明患上了苯丙胺藥物依賴,他所網購的“聰明藥”其實是搖頭丸。
為李明治療的廣州市腦科醫院主任醫師陸小兵告訴記者,李明開始服用的“聰明藥”藥品名是利他林、專注達,其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是用于治療兒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藥物。但該藥物近年來被一些非多動癥的初高中生私下使用,希望以此提高學習能力。
實際上,哌醋甲酯是國家按第一類精神管理規范管理的處方藥,必須在醫生的診斷與指導下進行使用,否則后果嚴重。陸小兵介紹,哌醋甲酯的作用機制與新型毒品冰毒、搖頭丸當中的苯丙胺類似,長時間、大劑量服用都會產生軀體依賴、精神依賴,過度興奮,脾氣暴躁。長期成癮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大腦出現幻覺,引起精神問題。
陸小兵告訴記者,李明開始服用利他林、專注達時,沒有經過醫生診斷,是母親通過特殊渠道獲得的藥,臨近高考時,李明已經出現注意力不持久、失眠、抑郁等不良反應。
記者向廣州多家醫院詢問發現,目前收到濫用哌醋甲酯病例的尚不多見,濫用哌醋甲酯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主要來自國外。
“國外有調查顯示,在美國等一些國家,濫用哌醋甲酯的現象較為多見。”陸小兵說,“這些國家除青少年外,一些成年人也會被診斷為多動障礙,哌醋甲酯更容易獲得,不少學生、青年人會服用這種藥物集中注意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工作效率,國內也逐漸有學生家長開始效仿。”
記者網上輕松買到管制藥物
雖然目前在醫院的門診病例記錄不多,但是在網上卻有不少人在分享用藥心得。記者在微博中搜索“利他林”,出現了大量相關信息。不少網友發帖或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一些服藥經歷和感受,比如成績排名提升了、打游戲更厲害了、看書備考效率提高很多等,也有少數人說服用后并無效果。從聲稱服用過“聰明藥”的網友年紀來看,主要集中在高三群體,不少人存在“為了高考值得用藥一博”的心態,還有大學生考研族以及成人考證族。
更值得關注的是,有買家直接在網上詢藥,有賣家公然在網上售賣。這些藥究竟從何而來?
記者詢問多家醫院的精神科,有關醫生告訴記者,被稱為“聰明藥”的利他林、專注達等,目前國內廠家大多停產,國產利他林也很少使用了,市面上主要是國外產的。而醫生給多動癥病人開的利他林用量非常少,一般一次開的劑量不超過一周,除非是需長期服用的病人,才可能由家屬代為拿藥,劑量不超過兩周,正規藥店更是買不到。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國內“聰明藥”的濫用主要自國外傳入,而且其主要來源也是國外。有關“聰明藥”在美國青少年中濫用的新聞報道目前在微博中廣泛傳播,有微博網友發帖說:“在美留學,利他林吃了2年了,不過也就是在考試前抱佛腳,或者趕論文的時候吃。曾經吃了2粒,在圖書館從早上10點坐到晚上10點,注意力都保持得很好,校園里和別的老外5刀(美元)能買2粒。”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印度代購,在一些表面賣印度工藝品的網店里,可以發現買家對藥品評價的留言。李明在上大學以后,也是通過網上代購的途徑買到所謂的“聰明藥”持續服用。記者聯系在微博上公開售賣利他林的某用戶,她告訴記者,她已經嫁到美國,利用定期回國看親戚的機會,往國內帶利他林,但每次帶的量不大,目前帶回國的已經賣完,下次帶回國要兩三個月以后。
記者在微博上聯系了曾有服藥經歷的一位網友,她告訴記者,可以在QQ上找人代購,并告知了代購的QQ號。記者隨即在QQ上加了該代購人為好友,并以高三考生家長的身份向其購藥。代購人通過發送與客戶聊天、交易的微信截圖,說明藥效好且沒有成癮性,客戶包括有學生家長、考研學生、司法考試或公務員考試的成人等。他告訴記者,自己也在服用,并沒有成癮,讓記者放心。
據代購人介紹,其網上售買的藥都來源于境外,主要有瑞士、美國、印度、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瑞士版的利他林價格最貴,報價650元20粒,印巴版的售價520元30粒,美版的則居中,但是近來美國版因渠道問題而缺貨。
通過支付寶轉賬的方式,記者網購獲得賣家聲稱的瑞版利他林。記者查看發貨地址顯示為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發貨人為梁某,經查看,貨品為國外產利他林,包裝上印有英文Ritalin,保質期到2020年4月18日。記者把該藥送到公安機關進行檢測,結果在藥片中檢出哌醋甲酯(利他林),公安立即立案偵查。
陸小兵說,作為我國的一類管控藥物,利他林在國內的獲得渠道困難,國內醫院開出用量最多不超過兩周,且要有嚴格的適應癥,藥盒還要求回收。所以目前國內非醫療用的利他林來源主要是黑市、網絡或者從國外獲得,但大部分網上買賣的利他林成分不一定是真的,很多變成了搖頭丸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質,系冒充,危害更大。
警方聯手破獲首宗“聰明藥”大案
在公安部禁毒局、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指揮協調下,根據記者提供的線索,廣州警方聯合中山、哈爾濱和浙江警方偵破一宗公安部目標毒品案件,摧毀一個從境外走私國家管制精神藥品,通過網絡銷售的販賣毒品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陳某紅(女,30歲,浙江省紹興市)、陳某(女,36歲,浙江省紹興市)、李某添(男,33歲,廣東省中山市人)、李某(男,29歲,廣東省中山市人)、屈某芳(女,33歲,廣東省中山市人)、廖某斌(男,28歲,廣東省中山市人)和金某(男,20歲,黑龍江省雞西市人)等7名犯罪嫌疑人,繳獲疑似國家管制精神藥品約4625粒。
今年3月中旬,廣州警方接到記者報案:有人利用QQ,通過支付寶的方式,在互聯網上販賣“聰明藥”,該藥可能是含有哌醋甲酯的國家管制類精神藥品“利他林”。隨后,廣州警方抽調多個部門警力和番禺區分局禁毒大隊民警組成專案組,對這一線索展開分析、研判和偵查工作。
專案組民警針對互聯網涉毒犯罪特點,開展了大量線上線下的偵查工作。經過近2個月的偵查和研判,警方逐漸摸清了這個犯罪團伙的架構和犯罪行為方式:該團伙主要以李某添兩兄弟、屈某芳為主要骨干,由陳某紅等人從境外購買國家管制精神藥品利他林、通過行李夾藏等方式走私入境后,交由李某添、屈某芳等人,再以網上貼吧、微商等渠道向全國多地進行販賣。
5月21日,專案組偵查獲悉李某添再次接收了一批陳某紅從境外走私入境的國家管制精神藥品,據此警方確定采取多地聯合收網行動。5月23日,在公安部禁毒局、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指揮協調下,廣東廣州、中山,哈爾濱和浙江三省四市警方組成三個抓捕小組展開收網抓捕行動。15時許,中山抓捕組在中山市東鳳鎮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添兄弟倆和屈某芳、廖某斌,并在李某添經營的飲食店內搜獲疑似含哌醋甲酯成分藥品3130粒,其弟弟李某租住的出租屋內繳獲疑似含哌醋甲酯藥品1495粒和其他疑似精神藥品3765粒;與此同時,紹興抓捕組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鎮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陳某紅和陳某;17時許,哈爾濱抓捕組在哈爾濱市校園內抓獲犯罪嫌疑人金某。據悉,目前專案組根據該團伙成員交代且已查明遍布全國各省近1000名的買家信息。
據向警方了解,根據公安部毒品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這種叫作“聰明藥”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哌醋甲酯在世界各國都將它列為管制藥品,我們國家早在1996年便將它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名單進行嚴格管理。
“聰明藥”是不存在的,這是精神興奮類藥物,它只能提高狀態極差之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患者)的認知能力,但會損害健康正常人的認知功能。這種藥不僅不會讓人變“聰明”,該類藥物對于正常人、健康人群來說還非常危險,健康正常的人服用后有短時間的興奮,但是過后會引起頭痛、嘔吐、過度興奮、失眠、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種副作用,而且藥物具有依賴成癮性并可能產生幻覺、躁狂、多汗、心動過速、失眠和抑郁癥等嚴重不良反應。
建立分級管制和運用大數據應對定罪、流通監管等難題
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網絡、黑市上流通的“聰明藥”主要來自境外,從司法層面予以刑事打擊面臨一定困難。
首先是網絡和物流快遞業監管難。淘寶上,有的網店打著賣工藝品、服飾的旗號偷偷銷售“聰明藥”莫達菲尼;有的賣家通過微博留言、私信提供一對一的銷售渠道。云南師范大學教授莫光耀說,電子數據、網絡證據容易滅失,證據收集難。每天有大量的“水客”、快遞出入境內外,給海關的工作帶來很大挑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教授包涵認為,除了刑事打擊,行政監管及平臺監管也必須跟上腳步,運用大數據管理提升監管的力度和精準度。
其次是預防宣傳教育難。包涵認為,對于老百姓也要加強普法教育,樹立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購買藥品必須通過合法渠道,不是能買到就是合法的。
此外,我國尚未建立毒品分級制度,可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歷史、藥用價值、使用規模、應用開發潛力等進行綜合評定,設置不同強度的管制,讓管制辦法更科學嚴謹,也讓普通群眾更清晰地認識毒品和藥品的使用邊界。
國內首家心身醫生集團——晴日心身醫生集團創始人何日輝,曾是武警廣東總醫院心理科學科帶頭人,并兼任國內首家青少年成癮治療中心主任6年。他說,即使孩子僥幸沒有成癮,從精神心理的角度,利他林所引起的心理問題也要引起足夠重視。“孩子發現,原來不需要付出努力,可以借用藥物,短期內提高學習成績,從而寄希望于藥品,可以說這是個心理隱患,如果依賴投機取巧,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難以應對。”只有第一口,沒有最后一口,對于利他林非臨床治療使用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很多人認為只要控制劑量就不會成癮,但因為耐藥性,很多時候會身不由己,越吃越多、越陷越深最終成癮。即使沒有成癮,也要重視藥品存在的不良反應,濫用藥品風險很高,付出的代價往往很大。”他說。
陸小兵說,也要正確教育我們的家長不要盲目推崇國外的藥物,不要輕信藥販子的話,應該幫助孩子正確應對學業壓力,采取健康安全的辦法,而不是為了高考拿高分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犧牲孩子的健康和未來。(記者鄭天虹、毛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