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最佳拍檔”
大山深處的河南省林州市東姚鎮長沙村,交通閉塞、土薄石厚。隨著村里的年輕人相繼外出打拼,村里僅剩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
自從村里來了兩個人,這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在村小學簡陋的辦公室里,抬進一張餐桌、兩張折疊床,駐扎了下來,最后成了一對扶貧路上的“最佳拍檔”。
改變“怕看病、怕花錢”的思想,
為村民辦理醫保
2017年11月,來自河南省林州市供電公司的唐永安、唐玉峰先后來到長沙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成員。
唐永安(右)和唐玉峰(左)查看修路捐款公示名單
“二唐”來到村里后,發現彼此年齡相仿,一個敢想敢干、一個沉穩細致。兩人性格互補、配合默契,很快成為一對“最佳拍檔”。
2018年5月初,唐玉峰得知78歲的劉龍太生病住院后,和唐永安多次到醫院探望慰問。劉龍太由于子女在外無人照料,又舍不得吃藥,肺氣腫日漸加重。
為減輕劉龍太的醫療負擔,“二唐”立即幫老人整理病歷,申請國家慢性病補貼。誰知手續還沒批復下來,老人就溘然長逝了。
劉龍太去世的時候也沒能摘掉貧困的帽子。這給“二唐”帶來了深深的遺憾。他們默默立下誓言:“拼盡全力,讓長沙村變個樣兒來!”
長沙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戶9人,全部都是因病致貧。要拔“窮根”,首先就要徹底改變村民“怕看病、怕花錢”的思想。
說干就干。唐永安工作耐心細致,負責把五重醫療保障和國家慢性病補貼等相關規定解釋給村民聽。唐玉峰工作認真負責,負責把村民健康檔案資料清楚詳盡地記錄下來。
不到5天的時間,“二唐”便完成全村113戶的醫保申請鑒定工作。
村民們看病有了保障,再也不怕看病花錢了。
為學生開設假期補習班,
幫助他們提高成績、開闊眼界
看病難的問題解決了,孩子的教育也不能耽誤。“二唐”又忙起來了。
“二唐”發現長沙村小學只有6名學生,但也僅有2位老師負責學前班和一、二年級課程。這里的學生念完二年級之后,就要轉到山下的學校繼續完成學業。
為了6名學生轉校后能夠跟得上課程,“二唐”想利用假期開設補習班。
一個點子閃過他們的腦海:“這兒沒有補習班,我們就把老師請過來。”
于是,“二唐”立即聯系到單位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來為孩子們補習功課、講解科普知識,幫助他們提高成績、開闊眼界。
讓“榆木疙瘩頭”嘗到勞動的甜頭,
自力更生蓋起了新房
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但村里還有一個“老大難”問題。
“二唐”剛來村里就聽說:有個村民叫劉保成,今年61歲。幾十年來,他過著好吃懶做的生活,年過50才娶了殘疾的妻子王合香,婚后生育了兩個女兒,生活負擔重。
“二唐”決定要先撬開這個“榆木疙瘩頭”。于是二人商量著,找到了劉保成。
保成,這幾年花椒行情不錯,也不用費心打理,你種上幾十棵試試吧。
我身體不行,干不了種地的力氣活。
“扶貧不扶懶。劉保成找個工作還挑三揀四,我們要想個辦法。”幾次溝通下來,唐永安也著急了,便和唐玉峰琢磨著再找一個門路試試。
“二唐”怕他半途而廢,主動找來專家上門指導他養豬。唐永安還幫忙著上網查找養殖方法和疾病預防知識。
過了陣子,兩頭小豬被養得毛發黑亮,日漸肥壯。去年春節,劉保成把兩頭大黑豬賣了,賺了7200元,樂得合不攏嘴。
“俺要再抓上兩頭小崽,再養上它一年。”嘗到了勞動帶來的甜頭,劉保成在“二唐”的介紹下,到村里從事保潔工作,每月收入增加了600元。
為了減輕他的家庭負擔,唐玉峰帶著王合香辦理了殘疾證,并申請殘疾補助。唐永安為每個孩子申請了一學期500元的教育補貼。
最終,劉保成靠著自己的勞動翻蓋了新房,改善了居住環境。
“精準扶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看著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劉保成,“二唐”心里有了底氣。
線上線下齊推廣,
打響“長沙”農產品品牌
劉保成的事情傳開了,村民們對他們越來越信任,有什么煩心事都愿意去“打擾”一番。
一天,村里的種植大戶劉秋太主動找“二唐”幫忙。
前些年,劉秋太被查出胃癌,又出了車禍。不愿向生活低頭的劉秋太把外遷戶留下的荒地拾掇起來,種了十五六畝地的農作物。
如今,劉秋太家里囤了不少的山貨特產,一直找不到理想的銷路。
聽完劉秋太的訴求,“二唐”立即通過微信朋友圈幫他做起了宣傳。不到兩天的時間里,就以不錯的價格賣出了200斤紅薯粉條、100斤芝麻香油,還幫其他村民銷售了不少山貨特產。
嘗到“互聯網+”的甜頭,唐永安認為要繼續擴大線上銷售范圍,依靠電商平臺將村民們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唐永安帶著村民學起了電商技能,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上架各種農產品。不久后,村民們便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
唐玉峰也忙著跑工廠、找代理、談合作。在2018年12月,長沙村成立了農民合作社。合作社以不僅以每斤3元錢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收購谷子,還能把銷售利潤分給村民。
就這樣,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長沙”品牌農產品在當地打響了名聲。今年上半年,長沙村共賣出了16000斤小米、600斤香油、20000斤花椒、700斤粉條。光劉秋太一家就有兩萬多元的收入。
如今,長沙村在“二唐”的幫扶下,村民們都脫了貧。每當提起扶貧“拍檔”,村民們都津津樂道。